【前言】
1938年的某一天,赵君陶像平常那样,在四川成都的一所学校里给学生们上课。
秋风一吹,树叶就开始往下掉,整个世界都染上了金黄色。一棵棵树挺立着,枝条摆动着长长的身子。秋天吧,总让人心里头有点闷闷不乐,感觉挺伤感的。
赵君陶这会正在办公室翻看着报纸,突然有个老师急匆匆地跑过来,跟他说:“赵老师,有个紧急电话找您,对方说家里有点急事,您赶紧去接一下吧。”
赵君陶二话不说,接起电话就听见一个耳熟的声音:“君陶,是我,邓大姐。我就在你们学校旁边的一个小旅馆,你快点过来一趟。”
赵君陶心里越发确信,电话另一端正是周恩来的伴侣邓颖超。
两人一碰头,赵君陶眼泪都快下来了,好一会儿才挤出话来:“邓大姐,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见到你。这些年,我一直没放弃找党组织,现在可算是找着了。”
邓颖超心疼地说:“这些年你们过得不容易,算了,带上孩子,跟我一起去重庆吧,恩来在那儿盼着你们呢。”
到了重庆,周总理紧紧拉住赵君陶的手说:“李硕勋同志真是条汉子,我到现在还是没法相信他已经牺牲了。这些年,你们为党真是拼了命,吃了不少苦。你们放心,以后不会再有那些乱子了。”
赵君陶这会儿眼泪已经哗哗地流了下来,她噙着泪花说:“我没让硕勋失望,孩子们现在都挺好的。”
过了好些年后,李硕勋的儿子李鹏,他后来走上了大官的道路,当上了国务院的总理。
那李硕勋究竟是啥人呢?
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有多传奇呢?
【少年英雄】
1903年2月23日,李硕勋在四川庆符县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呱呱坠地。他家住在那片贫困的山村里,条件十分艰苦。
李硕勋的爸妈都是种地的农民,但他们从小就特别疼爱李硕勋。
就算家里头穷得叮当响,爸妈也还是想方设法让孩子能去上学读书。
李硕勋没让爸妈失望,打小就机灵又乖巧。不光是同学,就连学校里的老师,一提到他,都是连连称赞,没有一个不夸他的。
但学校生活并不怎么安稳,那时候社会上正乱着呢,腐败的旧势力掌着权。
李硕勋在学校里学到了不少新观念,他跟同学们聊天时老爱提起:“瞧瞧现在这社会,动荡不安,有的政府官员就知道压榨老百姓。要想让咱国家振作起来,新思想才是出路啊。”
李硕勋渐渐长大后,由于学业表现出色,顺利进了县里的中学读书,后来还转学到了成都的第一省立中学。
李硕勋到了这儿,那真是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在这儿,他结识了不少跟他信念一致、想法相投的同学。
李硕勋被问到想不想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时,他立马点头,答应得非常爽快。
这段时间,李硕勋碰到了吴玉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些年轻人在聊天时会提到:“像我们这种还在校园里啃书本的,其实应该多担点责任。但自从真正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后,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些前进的方向。”
不仅在校园里,就连在街道上,李硕勋也会积极推广马克思主义,还召集一些学生发起抗议示威活动。
但这些举动当时也惹来了一些军阀的。
军阀直接下命令说:“现在这世道,全让那些念过几天书的愣头青给搅和乱了。以后要是瞅见有人搞学生运动的,甭废话,直接逮起来。要是敢反抗,那就动手收拾他们。”
这种情况下,李硕勋只能离开学校,但他要为国家出力,参加革命的信念却一点都没动摇。
1923年那会儿,李硕勋因为被军阀追捕,不得不东躲西藏,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他来到了上海大学,这所学校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一起办的。在那里,他开始专心学习。
在学校那会儿,李硕勋可真是走运,上了恽代英、张太雷这些大名鼎鼎的共产党人的课。
听完共产主义理论讲解后,李硕勋心里久久不能安宁,后来,他干脆下定决心,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李硕勋在学校里也没闲着,他为了实现拯救国家的抱负,好几次都积极参加了革命活动。
李硕勋因为运动表现出众,领导能力也很强,所以被大家推选出来,当上了上海学生联合会的代表,还成了全国学生联合会的会长。
在当会长的日子里,李硕勋亲自带头搞了好几场革命游行,这让不少有志气的年轻人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理念。结果,越来越多的爱国青年被吸引到革命队伍中来了。
五四运动闹起来以后,好多老百姓、商人还有好多其他行业的人,都一块儿行动起来。他们通过上街游行、提出请求、甚至跟政府对着干等方式,就是想让更多人觉醒,一起来爱国。
李硕勋也积极参与进来,他主动站出来,拉拢了许多人一起发动抗争活动。
在这次活动里,李硕勋展现出了超群的指挥和安排本事,所有事情都被他打理得有条不紊。
【英年早逝】
南昌暴动那会儿,咱们党的很多同志都受到了打压和伤害。
这时候,李硕勋接到了上级的新任务:“你得带上一队人马,火速赶往三河坝,想尽一切办法,无论如何都得挡住敌人的攻势。”
这场仗打得异常凶猛,李硕勋指挥着战士们跟国民党军硬拼了足足三天三夜,最终李硕勋成功达到了目标,干掉了好多敌人。
1931年那会儿,南边革命的情况有了点新动向。当时的省委头头蔡和森,倒霉地被人出卖,结果被敌人给逮住了。
但蔡和森表现得异常冷静,就算敌人对他严刑拷问,他也坚决不开口,半个字都不肯透露。
敌人没辙了,就在牢房里狠狠地把他给害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党里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好多人都缓不过来,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可没功夫沉浸在难过里,管广东革命工作的一个同志站了出来,他说:“蔡和森同志没了,但这事儿没完,得再派个人去广东,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革命事业可不能就这么停了。”
李硕勋在一旁坐着,突然站了起来,语气很坚决:“现在这种局面,要是得有个人出头,那我就上,组织也得给我这个机会啊。”
中央军委经过商量,决定让李硕勋马上启程去香港,负责广东省的相关工作协调。
一到广东,李硕勋马上就找相关同志商议,他们都觉得,虽然这儿条件挺苦的,但正好是个开展武装斗争的好时机。
党中央经过商议,觉得李硕勋独自一人在香港搞地下工作太显眼,容易惹人注目。所以,他们慎重考虑后,决定把李硕勋的妻子赵君陶也安排了过去。
夫妻俩确实享受了一段美滋滋的小日子,可没乐呵多久,李硕勋就接到上头命令,得赶去海南了。
离别那天前头,李硕勋跟妻子讲:“咱娃刚出生,留你一个人在这儿,我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可咱俩都是干革命的,党组织的安排得听。你在家好好等着,我办完事就回来。”
李硕勋他们马不停蹄地赶了两天路,总算是到了海口。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竟然都被跟来的人悄悄告诉了国民党的眼线。
他们刚下车没多久,李硕勋就被陈策手下那些反动的人给抓起来,关进了牢里。
李硕勋在监狱里头,硬气得很,打死也不说自己的身份和党的那些机密事儿。
那狡猾的敌人一脸不屑地说:“你不讲也没啥大不了的,你的那些信息,你的随行人员早一股脑儿全告诉我们了,你就老老实实待在这儿吧。”
在监狱那几日,敌人不停地狠狠折磨李硕勋,把他打得浑身没一块好地方。
李硕勋这时心里头也慢慢琢磨过来了,估摸着自己是走不了了。为了不让老家的亲戚朋友和老婆受牵连,他干脆把自己的名字给换了,改成了李世勋。
过了两天,李硕勋被敌人抓着去刑场。由于他的两条腿被打断了,没法自己走路,残忍的敌人就拿两个竹筐,一路上抬着他赶去刑场。
在法场那会儿,李硕勋大声嚷嚷着:“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所有反动势力都蹦跶不了多久,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倒!”
枪响了两下,李硕勋随即倒在了满是鲜血的地上,他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停留在了28岁。
【最终成才】
李硕勋离世后,香港那边的一些同志也遭到了敌人的疯狂搜捕。
这种情况下,赵君陶没别的办法,只好领着还小的孩子,回四川老家去了。
赵君陶为了保障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悄悄躲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用假名过着隐居的日子。
不过就算这样,他还是把儿子李鹏送进了那时候最棒的学校去读书,而他自己呢,就在学校里找了个教书的工作。
那段时间,有些人瞧着赵君陶带着孤儿寡母日子过得挺艰难,就想着给她牵个线,介绍个人。
但赵君陶态度坚决地表示:“我这辈子是不会再找人嫁了,我也绝不会对不起李硕勋,我得把孩子们好好抚养长大,让他们有出息,这样他才能安心。”
经过多年波折,赵君陶最终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邓毅超亲自把她接到了重庆。
周总理瞧着赵君陶和孩子,开口说道:“你们这些年过得不容易,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找你们,真是太好了,现在总算是把你们给找到了。”
等一切都慢慢安顿好之后,赵君陶对孩子的教育依然抓得很紧。
李鹏小时候,老妈就决定让他去延安上学,想让他接着老爸没干完的革命事业干下去。
李鹏没让母亲失望,后来中央决定派一批年轻人去苏联深造经济方面的知识,他就在其中。
李鹏大胆地报了名,在要走的时候,他跟母亲简单说了一句:“妈,别担心,你交代的话我都记着呢。我肯定会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出力,跟我爸一样,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李鹏慢慢长大成人后,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参了军,到了部队里,他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学完之后回到家,李鹏之后的日子里工作特别卖力,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能量都放到了新中国的发展里头。
1987年11月份,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召开,会上李鹏被选为了中央政治局的委员和常委。
1988年4月份,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时,李鹏被选为了咱们国家的国务院总理。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给李硕勋烈士写了段评价,大意是:硕勋同志面对危险毫不低头,坦然接受牺牲,他是咱老百姓的硬骨头战士,党里的好同志。
邓小平亲自题词,纪念李硕勋烈士,写的是“李硕勋烈士精神长存”。
在高县的庆符镇,老乡亲们不光缅怀追思,还通过浮雕啊、雕像这些艺术形式,来讲述李硕勋那短暂却辉煌的人生故事。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咱的后代子孙都能记住他,一辈辈传下去,永远不忘。
李硕勋英雄坚定不移、勇敢面对死亡的革命精神,是“铁军”队伍里无比珍贵的精神宝藏。它鼓舞着一茬又一茬的“铁军”战士们,为了赢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奋勇拼搏,毫不退缩。
保宇配资-股票配资股票户网-配资开户平台-配资在线导航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