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这支革命武装力量于1931年在鄂豫皖根据地正式成立。到了1932年秋天,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展开转战。然而,并非所有红军战士都参加了艰苦的长征,仍有一部分红军选择坚守根据地,继续坚持游击战斗。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林维先,就是这批留下来的革命战士之一。
林维先生于1912年,家乡在河南省商城县。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活条件艰辛。1929年,年仅17岁的林维先毅然投身红军,先后在皖西北独立营、皖西北红军总医院以及鄂豫皖红军总医院的警卫排担任过通信员、普通战士和班长等多个岗位。193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更为坚定的革命生涯。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林维先随部队参与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多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他光荣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同年,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向川陕苏区转移,而林维先则选择留守,根据地并参与红二十五军的重建工作,担任红82师师长一职,肩负起重要的指挥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担任红82师师长期间,林维先遭遇了一场意外的政治风波。1934年10月,他率领部队返回皖西地区,但由于当时根据地“左倾”错误的影响,正在开展严厉的“肃反”运动,林维先被错误地怀疑为叛徒,结果被撤销职务并遭到逮捕,接受严格的公审。
展开剩余71%在艰难的公审过程中,许多战士和干部冒着生命危险为林维先辩护和求情。最终,在全师干部战士们的坚持和努力下,林维先得以释放,虽然他的身份从一名师长沦为普通挑夫,但他并未被打倒。相反,他依然坚守着革命信念,保持乐观精神,继续积极投身于根据地的保卫工作。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而林维先仍坚守鄂豫皖根据地,先后担任红28军军部参谋、营长、副团长等重要职务,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众所周知,长征极其艰难,但留守根据地的游击战同样充满挑战,他们不仅要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还常常缺乏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环境极其艰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导下,南方八省的留守红军被改编为新四军。1938年春,原鄂豫皖红军第二十八军与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合并,成立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林维先进入第四支队,先后任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务,继续为抗战事业奋斗。
随后,林维先在高敬亭的领导下,挺进皖中地区,积极投身抗日战场。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军部重新组建,林维先担任第七师副参谋长,继续在皖中地区指挥作战,多次成功粉碎日军的“扫荡”行动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林维先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等华东战场的多场重要战役。他不仅在前线作战中立下战功,还在动员青年参军和培养军政干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功臣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林维先先后担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浙江军区代司令员及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之一。此后,他还担任过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和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1985年,林维先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73岁,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
发布于:天津市保宇配资-股票配资股票户网-配资开户平台-配资在线导航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